找到相关内容94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喝茶中的禅

    上班,你要挤公交车,要去碰到种种人际之间的关系,碰到种种你一时解决不了的困难。这时候你感觉到苦味开始了,感觉到人生的不容易了。但是你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,你有了亲密的朋友,有了自己爱慕的对象,成立了...

    寇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650676.html
  • 儒家伦理与现代商业精神

    可以类比的。但是这种类比,只能得到一种形式上的相近,其内容与实质却有着本质的不同,儒家的“理”与“敬”,还是在一种人际伦理层面上的“理”与“敬”,仍旧没有突破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的“义利之辨”的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450850.html
  • 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——代序

    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互动上?南山律学要如何才能广泛而长久地被中国佛教所接受和实践?声闻律法要如何才能溶入各大乘宗派的实际修行当中等等,这一系列的问题,却常常被习惯性地忽略掉了。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南山律学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350960.html
  • 人间佛教对全民教育的影响

    “团队”离不开人我关系的互动,无论家庭、社区或企业团体,建立真实的人际归属也成了当代重要的学习课题;尤其大部份的人因忙碌而感到“时间”不够用,面对变化...

    释觉培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2351445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㈠

    三世因果”。有首著名的偈颂说:“欲知过去因,现在受者是;欲知未来果”。现在作者是。“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,观照一切。“佛教认为,人际间有交往共事等,都是有缘份的,甚至还是宿世有缘份。后因称极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651784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宗教概说》(1)

    具足人天的功德,就像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,也得从小学读起。佛教主张的“五乘宗教观”,是将各个宗教融会于五乘中,给予一个合理的定位,如儒家讲三纲五常,提倡人际的礼节和人伦的和谐,这近于佛教的“人乘”思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551951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1)

    出世的思想,忽略对人际往来的关心;事实上,佛陀的六度、四摄、四无量心等教义,都是促进群我关系的融和。以下分别叙述佛教对僧团、僧信、朋友、工作、群己等伦理关系的看法。   一、僧团伦理   佛陀度化五比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451966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2)

    一次的来去,都是“快快乐乐的出门,平平安安的回家”。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通,则需靠“真心”为舟船,不嫉妒猜疑,不欺凌诈骗,以诚恳开阔的心与人广结善缘,人际往来必能“去处尽通”。   人间佛教的大乘菩萨行者...仪容端庄,坐必严正,不得乱语,谛闻审思,如说修行。   八、眠卧:不共邻单说话动众;有人睡,不得打物作响,高声语笑;不得无故进入他房。□   今日佛教徒的活动范围比以往更为扩大,人际往来随之日益频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451967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2)

      第叁、往细处察。佛陀说:世界上所有众生若干种心,如来皆悉知悉见。我们要学习佛陀,看人看事要从细微处用心观察,才能做一个反应灵敏、能综观全局的人。  第四、往深处解。凡事要深入思惟,人际的种种关系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10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现代伦理

    各自种识所投射而成的共业共报,其外延不仅限于山河大地之类,亦含有人际间所凝聚的共同的知性。[注47]然则佛教哲学不能超越心理主义视域,而融入对于公共空间属性的真正兴趣之中。因为它的根本问题只是如何去除...

    吴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952920.html